为了有效提升学生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专业科研能力以及全球治理能力,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人才支撑,现面向全校本科生、研究生推出“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2022年暑假PBL交叉学科线上课程”,欢迎各位同学踊跃报名。
一、课程简介
PBL( Project-Based Learning,项目式学习)是通过在一段时间内对真实和复杂的问题进行探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PBL交叉学科线上课程(以下简称PBL线上课程)聚焦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所需的核心素养,搭建知识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学生全球理解力、跨文化沟通力和全球表达力。
二、课程领域
序号 |
课程 |
1 |
自然语言处理与网络舆情监控 |
2 |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机器人设计 |
3 |
人工智能与云计算 |
4 |
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产业 |
5 |
数据科学与商业分析 |
6 |
大数据与城市规划:节能建筑及能源系统设计 |
7 |
数字经济与整合营销 |
8 |
数据科学在大数据金融行业中的应用 |
9 |
5G与无线通讯技术 |
10 |
元宇宙时代的区块链与信息安全构建 |
11 |
媒体艺术与社会性别 |
12 |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 |
13 |
能源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
14 |
现代农业与生物质能源研究 |
15 |
压力情绪健康管理和心理认知 |
16 |
数字经济与智能金融 |
17 |
大数据时代下大众传播策略 |
18 |
体育经济与市场营销 |
19 |
创新实践与领导力 |
20 |
全球金融与法律监管 |
三、课程安排
(1)模块:每个课题由4个模块组成,共32课时。
模块 |
内容 |
课时(45分钟/课时) |
模块一 学习指南 |
什么是PBL教学方法 |
2 |
PBL教学的常见形式 |
模块二 PBL课程 |
交叉学科PBL课程设计 |
16 |
梳理预习材料和知识点 |
制定小组项目方向 |
点评小组项目成果 |
模块三 助教辅导 |
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 |
12 |
跟进小组项目调研进度 |
指导小组展示项目成果 |
模块四 未来展望 |
升学与就业方向展望 |
2 |
个人规划及发展建议 |
总课时 |
32 |
(2)课程时间安排:2022年7月18日至2022年8月7日(拟定)。
模块 |
时间 |
课程设置内容 |
课时 |
模块一学习指南 |
7 月18 日 周一 |
什么是PBL教学方法 |
1 |
7月19日 周二 |
PBL教学的常见形式 |
1 |
模块二和 模块三 教授及助教辅导 |
7月20日 周三 |
教授课-1 交叉学科PBL课程设计及知识点学习 |
3 |
7月22日 周五 |
助教课-1 知识点查漏补缺 |
2 |
7月23日 周六 |
教授课-2 制定小组项目方向 |
3 |
7月25日 周一 |
助教课-2 知识点查漏补缺 |
3 |
7月26日 周二 |
教授课-3 交叉学科课程知识点学习 |
2 |
7月27日 周三 |
助教课-3 知识点查漏补缺 |
2 |
7月29日 周五 |
教授课-4 互动与项目设计跟进答疑 |
1.5 |
7月30日 周六 |
助教课-4 跟进小组项目调研进度 |
2 |
7月31日 周日 |
教授课-5 交叉学科课程知识点学习 |
2 |
8月2日 周二 |
助教课-5 跟进小组项目调研进度 |
2 |
8月3日 周三 |
教授课-6 交叉学科课程知识点学习 |
2 |
8月5日 周五 |
助教课-6 知识点查漏补缺&指导小组项目 成果展示 |
2 |
8月6日 周六 |
教授课-7 教授点评小组项目成果 |
1.5 |
模块四未来展望 |
8月7日 周日 |
升学与就业方向展望 |
1 |
个人规划及发展建议 |
1 |
总课时 |
32 |
(3)形式:通过线上平台开展,录播学习与直播互动相结合的方式。
四、收获
(1)一套完整的小组项目设计方案。
(2)根据项目设计方案,完成一篇项目小组科研报告。
(3)优秀学员将有机会获得教授推荐信或实验室实习机会。
(4)按项目要求完成课程学习通过考核并提交科研项目报告的学生可获得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颁发的电子证书。
(5)科研项目报告(个人或小组)可选择英文国际会议论文刊发辅导增值服务,发表国际会议论文(版面费自理)。
五、报名方式
(1)报名条件:全体在职教师、在籍本科生、研究生。
(2)报名时间:2022年6月15日至6月17日。
(3)选拔方式:共50个名额,教师20人、学生30人。教师无需选拔,直接报名,先到先得;学生根据英语语言能力、参加国际组织相关活动经历等条件进行选拔,修读过“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全球治理线上课程”者优先。
请有意报名的老师、同学填写附件报名表(学生须附学业成绩单扫描件),并于6月17日24:00前提交以下邮箱:406680053@qq.com。同时加入以下微信群(发送报名表并实名入群视为报名完成):


后续安排将于群内发布,请报名老师、同学及时入群,关注最新通知。
六、联系方式
外国语学院崔老师
电话:029-88430907
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
2022年6月15日